政府采购
雷竞技APP政府采购项目音讯“一网通查免费获取”
近年来,北京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10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推动公平竞争制度不断完善,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的相关情况。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慧敏介绍,北京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不断扩容,2022年实现了38家成员单位、市政府组成部门的全覆盖。市级行政机关增量文件审查全面纳入公文制发流程。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审查新增政策措施5759件,修改调整311件,体现出北京市政府打造竞争中立制度环境,营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放与竞争的决心。
存量政策专项清理“全域开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2023年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工作方案》,组织全市开展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干预行为。本次清理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各区政府和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还把其他的市级委办局以及各市属机构全部纳入,实现北京市存量文件清理主体的全域覆盖。
同时,聚焦不正当竞争案件办理。2019年至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办结不正当竞争类案件1069件,罚没款1.5亿元。2023年,开展全市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针对商业贿赂、刷单炒信、侵犯商业秘密等10类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直播带货虚假宣传、互联网虚假广告等情形。截至目前,全市结案428件,罚没款2483.66万元。
我国实行经营者集中事前强制申报制度。自2022年8月1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受市场监管总局委托,负责华北、东北8省份的部分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审查工作。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编印了《北京市经营者集中申报服务手册》,提示申报条件、程序及违法实施集中的法律后果。截至今年9月底,市场监管局共收到委托案件80件,审结66件,平均审结时间15.6天,审查效率在试点省市中名列前茅,审查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防止了资本无序扩张,保障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多角度切实开展合规指导。2023年9月,北京印发《北京市反垄断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指引》从中小经营者反垄断合规、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垄断行为的风险识别与防范、风险处置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事例+分析”模式,为各类经营主体识别与防范反垄断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专项执法行动,查处医疗、教育、体育领域垄断案件,彰显维护竞争秩序的决心。2023年雷竞技APP,北京实施行政处罚1281万余元,充分运用反垄断专家库,强化反垄断工作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处罚决定背后的法律和经济学分析。
邓慧敏介绍,北京大力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印发《2023年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行政事业单位、金融、市政公用服务、口岸、行业协会商会等五个方面入手,整治涉企违法违规收费行为。2023年已检查收费主体近300家,督促退还费用超4.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3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2万户。
积极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北京市把规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行为、督促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先后印发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十严禁》《商业银行收费公示十要点》,通过三级联动的形式,对全市32家商业银行开展全覆盖检查,清查各类违规费用近亿元,有力推动国家降费红利惠及广大市场主体。
结合节假日、消费季、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不断强化行政指导和宣传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社会共治。近两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开发布价格和竞争行为提示10余份,发放价格宣传手册近5000册,对企业开展针对性行政指导20余场,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价格维权能力和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意识。
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统筹规划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平台体系,实现了从采购预算、信息公开到采购执行、合同支付等各环节的政府采购全链条电子化闭环管理。同时,完善配套规则体系,全市政府采购项目施行“一套标准,一网办理”,全部政府采购项目信息“一网通查,免费获取”。
此外,积极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提升采购活动便利度,实现了企业身份认证、扫码登录、电子签章、加密解密等功能“一照通投”。2023年以来,北京市累计有6106家企业利用电子营业执照,开展政府采购业务27102次,大大减免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办理的CA费用,避免企业多平台、跨地域投标重复注册,提升参与招标采购的便利度。
同时,推广使用政府采购示范文本。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先进经验,结合财政部新政策法规要求和政府采购领域各方主体的反馈意见,完善并发布了《政府采购示范文本(2023年版)》,增加了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等最新内容,并将示范文本嵌入到全市政府采购电子招标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各级政府采购文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借助技术手段开展智慧监管。结合推广示范文本,对采购文件中易发的隐性门槛和壁垒问题进行排查,系统梳理了常见敏感词90余条,在文件编制、公告发布等环节进行“智能预警提示”,完善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环境。2023年以来,累计向采购人、代理机构等交易主体发出提示信息2817次。
试点单一来源采购公示。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北京市政府采购项目在结果公告中同步公开了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理由;对于公开招标数额以下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项目,也进行公开。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促进政府采购市场的公平竞争。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会同市金融监管局为北京市“单项冠军”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障,支持158家企业投保1452件专利,保费补贴1500万元;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保险试点,提供风险保障4200万元。
北京市支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集聚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京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接收量、合格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平均授权周期72天,远低于全国16.3个月的平均审查周期;拓展预审服务领域,在全国首批试点批量预审模式。同时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开展对5G、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发展现状的研究。支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重点支持创新主体向海外输出高质量创新专利成果。
在全国率先实施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投入近80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购买并实施专利技术,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启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累计发布项目近3000项,发布数量居全国首位。开展光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成立我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完善跨区域知识产权交易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发布项目1000余项;支持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互联网+大数据+知识产权服务”的新模式打造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云平台。
高标准建设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区,积极探索专利裁决权下放。从严从重从快打击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恶意抢注“全红婵”“清澈的爱”等商标的违法行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涉及近2万件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整改及撤回工作。进驻服贸会、科博会等,建设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实现“零投诉”“零侵权”。
近年来,北京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10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推动公平竞争制度不断完善,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的相关情况。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慧敏介绍,北京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不断扩容,2022年实现了38家成员单位、市政府组成部门的全覆盖。市级行政机关增量文件审查全面纳入公文制发流程。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审查新增政策措施5759件,修改调整311件,体现出北京市政府打造竞争中立制度环境,营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放与竞争的决心。
存量政策专项清理“全域开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2023年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工作方案》,组织全市开展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干预行为。本次清理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各区政府和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还把其他的市级委办局以及各市属机构全部纳入,实现北京市存量文件清理主体的全域覆盖。
同时,聚焦不正当竞争案件办理。2019年至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办结不正当竞争类案件1069件,罚没款1.5亿元。2023年,开展全市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针对商业贿赂、刷单炒信、侵犯商业秘密等10类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直播带货虚假宣传、互联网虚假广告等情形。截至目前,全市结案428件,罚没款2483.66万元。
我国实行经营者集中事前强制申报制度。自2022年8月1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受市场监管总局委托,负责华北、东北8省份的部分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审查工作。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编印了《北京市经营者集中申报服务手册》,提示申报条件、程序及违法实施集中的法律后果。截至今年9月底,市场监管局共收到委托案件80件,审结66件,平均审结时间15.6天,审查效率在试点省市中名列前茅,审查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防止了资本无序扩张,保障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多角度切实开展合规指导。2023年9月,北京印发《北京市反垄断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指引》从中小经营者反垄断合规、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垄断行为的风险识别与防范、风险处置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事例+分析”模式,为各类经营主体识别与防范反垄断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专项执法行动,查处医疗、教育、体育领域垄断案件,彰显维护竞争秩序的决心。2023年,北京实施行政处罚1281万余元,充分运用反垄断专家库,强化反垄断工作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处罚决定背后的法律和经济学分析。
邓慧敏介绍,北京大力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印发《2023年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行政事业单位、金融、市政公用服务、口岸、行业协会商会等五个方面入手,整治涉企违法违规收费行为。2023年已检查收费主体近300家,督促退还费用超4.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3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2万户。
积极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北京市把规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行为、督促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先后印发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十严禁》《商业银行收费公示十要点》,通过三级联动的形式,对全市32家商业银行开展全覆盖检查,清查各类违规费用近亿元,有力推动国家降费红利惠及广大市场主体。
结合节假日、消费季、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不断强化行政指导和宣传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社会共治。近两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开发布价格和竞争行为提示10余份,发放价格宣传手册近5000册,对企业开展针对性行政指导20余场,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价格维权能力和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意识。
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统筹规划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平台体系,实现了从采购预算、信息公开到采购执行、合同支付等各环节的政府采购全链条电子化闭环管理。同时,完善配套规则体系,全市政府采购项目施行“一套标准,一网办理”,全部政府采购项目信息“一网通查,免费获取”。
此外,积极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提升采购活动便利度,实现了企业身份认证、扫码登录、电子签章、加密解密等功能“一照通投”。2023年以来,北京市累计有6106家企业利用电子营业执照,开展政府采购业务27102次,大大减免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办理的CA费用,避免企业多平台、跨地域投标重复注册,提升参与招标采购的便利度。
同时,推广使用政府采购示范文本。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先进经验,结合财政部新政策法规要求和政府采购领域各方主体的反馈意见,完善并发布了《政府采购示范文本(2023年版)》,增加了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等最新内容,并将示范文本嵌入到全市政府采购电子招标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各级政府采购文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借助技术手段开展智慧监管。结合推广示范文本,对采购文件中易发的隐性门槛和壁垒问题进行排查,系统梳理了常见敏感词90余条,在文件编制、公告发布等环节进行“智能预警提示”,完善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环境。2023年以来,累计向采购人、代理机构等交易主体发出提示信息2817次。
试点单一来源采购公示。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北京市政府采购项目在结果公告中同步公开了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理由;对于公开招标数额以下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项目,也进行公开。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促进政府采购市场的公平竞争。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会同市金融监管局为北京市“单项冠军”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障,支持158家企业投保1452件专利,保费补贴1500万元;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保险试点,提供风险保障4200万元。
北京市支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集聚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京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接收量、合格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平均授权周期72天,远低于全国16.3个月的平均审查周期;拓展预审服务领域,在全国首批试点批量预审模式。同时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开展对5G、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发展现状的研究。支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重点支持创新主体向海外输出高质量创新专利成果。
在全国率先实施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投入近80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购买并实施专利技术,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启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累计发布项目近3000项,发布数量居全国首位。开展光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成立我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完善跨区域知识产权交易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发布项目1000余项;支持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互联网+大数据+知识产权服务”的新模式打造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云平台。
高标准建设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区,积极探索专利裁决权下放。从严从重从快打击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恶意抢注“全红婵”“清澈的爱”等商标的违法行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涉及近2万件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整改及撤回工作。进驻服贸会、科博会等,建设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实现“零投诉”“零侵权”。雷竞技APP雷竞技APP
热点信息
-
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2023年度政府采购意向公告(第8批)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