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邦际十大经雷竞技APP济信息(按年华次第分列)
2023年,美联储基本延续前一年的激进加息政策,全年共召开了8次货币政策会议,其中在1月份、3月份、5月份和7月份的会议上加息4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至5.5%,是22年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激进加息持续扰动世界经济。第一,导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汽车贷款、信用卡借贷和多种形式的商业贷款成本上升,抬高了美国居民的生活成本,并对美国中小银行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产生严重挤压,导致金融风险;第二,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推动美元走强,促使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大规模流向美国以追逐更高回报,不断压缩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空间,迫使许多国家不得不在跨境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之间作出更加艰难的选择;第三,推升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偿债成本,导致一些经济体货币走软,经济增长前景更加黯淡,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在12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或已接近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与会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进一步加息不太可能是合适的”,但也不想排除这种可能性。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要控制货币政策合理转向并不容易。一方面,美联储仍面临抗通胀“最后一公里”难题;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避免矫枉过正。政策转向过程中,或许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硅谷银行突然宣布,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并将因此遭受18亿美元的亏损,它还计划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从而避免流动性危机。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恐慌,投资者对银行业的资本水平和存款用途感到不安,担忧“雷曼危机”重现,纷纷取回存款。
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声明表示,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破产管理人,指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接管方。
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采取行动确保硅谷银行等存款机构储户的资金安全。声明称,从3月13日起,硅谷银行储户将可以使用所有资金。与硅谷银行解决问题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由纳税人承担。美联储还启动了一项新的紧急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额外资金。
硅谷银行倒闭,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导致其主要客户——科技初创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显著下滑,融资成本升高,贷款偿还能力降低,增加了硅谷银行的坏账率。储户对该银行逐渐失去信心,集体撤资,造成其流动性危机。
硅谷银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倒闭银行,这也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破产事件。事件引发的恐慌情绪在全球市场快速蔓延,导致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美国签名银行、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也相继宣布破产。美国银行业的冲击波传导至欧洲,导致本就存在经营问题的瑞士信贷银行破产倒闭,最终被瑞银集团收购。
为响应中国支持沙特阿拉伯王国同伊朗共和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倡议,3月6日至10日,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分别率两国代表团在北京举行对话。
中沙伊三方达成协议,并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沙伊双方表示愿意恪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和外交方式解决双方分歧,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三方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东局势动荡是影响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是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了典范,不仅使两国受益,也对相关各方产生积极辐射效应,为中东地区局势注入新的稳定性,为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表示,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一是,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乌克兰问题,还有很多事关和平、涉及民生的问题,不仅需要国际社会予以关注,还需要当事方及时妥善处理。二是,无论问题多复杂,矛盾多尖锐,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就一定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三是,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相信中东各国将进一步弘扬独立自主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建设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中东。
伴随全球疫情总体下降、公共卫生系统承压减轻,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迎来重要转折。世界卫生组织5月5日正式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除2020年1月30日拉响的最高级别警报。
过去3年多,全球经历了由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引发的多轮疫情高峰。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逾7.6亿,死亡病例超690万雷竞技APP。同时,疫情造成了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世界经济衰退,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在应对来势汹汹的挑战过程中,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合作、守望相助。以“一带一路”合作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机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为参与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步入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仍面临着新旧交织、日益严峻的挑战,需要比以往更加团结。世卫组织强调,解除最高级别警报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健康威胁。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应成为各国合作重点。中国积极推动打造的“健康丝绸之路”正发挥出示范作用,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通过派遣医疗队、帮助培养人才、防控传染病等实际行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艰难起步的全球经济复苏仍一波三折。跨国人员往来恢复缓慢等疫情“后遗症”有待进一步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下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所有国家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碎片化,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此才能促进全球共同繁荣。
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总统应邀与会。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成果之丰、内容之实、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峰会为深化中国—中亚关系提供了新动力,推动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面落地;为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各方商定正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各方已正式建立外交、经贸、海关等部长级会晤机制,设立实业家委员会、智库论坛、健康产业联盟等平台,商定加快成立产业与投资、交通、农业、应急管理、教育、政党等领域会晤和对话机制;为深化互利共赢开辟了新前景,中方在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包括扩大双方经贸合作,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全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支持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推进在中亚建设鲁班工坊、传统医学中心,加快互设文化中心,推动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等;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贡献新力量,中国同中亚国家一致同意恪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树立了新典范。
作为和平正义力量的代表,中国和中亚国家相互理解,携手前行,必将为纷繁复杂、变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稳定因素。
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意味着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区域总人口、GDP总值、货物贸易金额均占全球比重的约30%。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15个成员间货物、服务和投资市场开放承诺,叠加各领域高水平规则,将极大促进区域内原材料、产品、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逐步形成更加繁荣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促进成员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
RCEP由东盟在2012年正式发起,历经31轮的“马拉松式”谈判,克服了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RCEP实施以来,各国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区域内贸易成为稳定和拉动对外贸易增长的关键力量,本地区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点区域。无论是关税减让、促进贸易便利化,还是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都为参与方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RCEP带来的红利正加速释放。《RCEP区域合作成效与发展前景报告2023》评估认为,RCEP实施以来,成员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显示出较强的韧性,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和经济增长红利初步释放,不仅东盟等RCEP成员受益明显,而且也产生了积极的外溢和示范效应,成为多重危机之下带动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
当地时间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其成员资格将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本轮扩员进程,是在2022年中国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期间启动的。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作出扩员决定。新成员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将给金砖合作机制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壮大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力量,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继南非2011年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后,金砖国家迎来的第二次也是更大规模的扩员。此次扩员后,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从占全球的26%升至32%,人口从占全球的42%升至47%,经济总量从占全球经济的26%升至29%,货物贸易总额从占全球的18%上升至21%。金砖国家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
中国为推动金砖扩员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9月份,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中国首创“金砖+”合作模式,为更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参与金砖合作敞开大门,使金砖合作的影响力明显扩大。2022年,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国举办了100多场活动,涵盖30多个具体领域,并提出一系列务实合作倡议,特别是在汇聚共识基础上启动了扩员进程。
金砖国家代表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此次金砖国家扩员前,已有超过40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其中23个国家已正式提出了加入申请。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申请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彰显了这一机制的吸引力。
当地时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在年内先后进行了三轮核污染水排海,累计排放量超2.3万吨。根据计划,排海时间至少持续30年。专家表示,核污染水排海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长期影响。日本不负责任的核污染水排海行为,引发了日本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也对渔业等相关产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长时间、高流量、大范围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并无先例,日本的行径遭到国际社会强烈批评。中国、韩国、俄罗斯、太平洋岛国、菲律宾、印尼、秘鲁等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民众都强烈反对日方推进排海计划。所罗门群岛总理称,强烈反对日方排海决定,此举将对所人民、海洋环境、经济和生活构成冲击。韩国多地组织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抗议行动,今年5月份民调显示,超85%韩国民众反对日本排污,70%的民众表示,如果继续将核污染水排海,他们会减少食用海鲜。
核污染水排海对日本水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美国是2023年上半年减少进口日本农林水产最多的国家,主要减少的3种食品主产地均处于核污染水排放影响区域。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中国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日本政府准备了数百亿日元基金用于补偿受影响的福岛渔民等国内民众,但受影响的远不止日本民众,太平洋沿岸国家、太平洋岛国等各国民众都会面临损失。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后果难测。美国《科学》杂志曾分析,这些核污染水中的某些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海,将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被海洋生物吸收,最终影响海洋环境。
作为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共吸引15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1个国际组织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再次彰显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
本次高峰论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了10年来取得的成就,系统总结成功经验,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新时期加强相关国际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458项成果,数量远超第二届高峰论坛。其中既包括《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北京倡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等重要合作倡议和制度性安排,也包括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绿色发展培训、将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等具体目标。企业家大会还达成972亿美元商业合同,有助于为各国创造更多就业和增长。此外,会议还决定成立论坛秘书处,将为推动机制建设和项目落地发挥作用。
截至12月中旬,第三届高峰论坛形成的369项务实合作成果中已有超半数得到落实,主要包括我国与洪都拉斯、塞尔维亚、埃及等国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中国—中亚五国交通部长会议机制等,有效深化了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正不断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注入生机活力。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会晤。这既是今年中美关系的高光时刻,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国际关系中的大事件。两国元首在关键历史当口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就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坦诚、全面、深入交换意见,搭建了中美关系的“四梁八柱”,开辟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续写新时代中美人民友好故事。
此次会晤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基础上,探讨了各领域对话合作,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特别是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为讨论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共识,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在有共同利益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提供了遵循。
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符合两国利益,也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在两国元首把舵领航下,中美关系这艘巨轮穿越暗礁险滩,从巴厘岛抵达旧金山,殊为不易。但旧金山不是终点,而应该成为新的起点。
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双方从旧金山再出发,真正落实会晤达成的成果,进一步夯实中美关系的根基,打造和平共处的支柱,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为变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雷竞技APP
热点信息
-
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于5月5日赴法进行正式访问。中法两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
-
雷竞技APP中新社休斯敦5月1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本周末发生多起严重枪击事件,致多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