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新闻
雷竞技APP社会信息(精选5篇)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新的新闻需求,则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由这种新闻史的事实和思路出发,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新闻传播界,完全可以提出一个较新的新闻概念――社会心理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社会心理新闻的出现有极其现实的社会土壤,它是由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矛盾所决定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预计2020年可达35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DGP1000至3000美元这一阶段,被称为“现代化起步阶段”或“物质现代化”。此阶段全社会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它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此期间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环境、社会、生态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失,公共物品短缺,社会公平失衡,这些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形成社会心理问题。如学者所言,高度现代性的物化世界导致各种“亚健康”的精神病理状态。面对流动易变且纷扰繁杂的现代性物化世界,形成稳定健康的精神生活殊为不易。“忙碌的工作、残酷的竞争,看似风光,实际上每天都在压力中痛苦挣扎:指标的压力、裁员的威胁、老板的脸色、同事关系、家人的抱怨、电脑的辐射、睡眠不足等等,都在吞噬着我们心灵的健康”,一位外企白领感慨地说。同时,人们在升学、职业、择偶、居住地和生活方式上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选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突。此外,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噪音污染等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加以应对。
但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形成社会支持的人际网络却在不断变得日益脆弱,城市的钢筋水泥加剧了人际之间的冷漠化;居住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人们的陌生感增强;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使熟人越来越多,而朋友越来越少;爱情和婚姻的选择度加大,使得情感的港湾变得时时要提防危机的出现。①实际上,置身于物化处境中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大都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人们之所以经常用诸如郁闷、浮躁、烦、焦虑、畏怯、压抑、失落、疲惫、无奈、无聊、孤独、迷茫、被抛、荒诞、绝望等等词汇来描述当下的精神感受,就是因为这些词汇表征了现时代精神生活的日常情状。
在心理救助和咨询短缺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如心理咨询或阅读心理小说等。根据市场规律,短缺物品需求量大雷竞技APP,价值上扬。所以,从受众信息需求的角度看,关涉社会心理问题的新闻报道有着较大的信息发展空间。社会心理新闻就是以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为基础,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来描述、揭示、解释某些社会心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非正式渠道、另一种形态的心理咨询,有着一定的受众群和社会需求。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感觉到:随着受众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社会心理新闻”也悄然出现。新闻报道,尤其是报纸中新闻报道的“心理”或“社会心理”的成分在增加。实际上,目前各类报纸中已经出现了带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新闻报道。概而言之,这类新闻具有如下特征:
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笔者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一般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物理事实。即在物理意义上自然发生的事实,例如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灾难,例如地震、海啸、飞机失事。二是社会事实。即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件,自然灾害加上人类的活动也可以成为社会事实,例如围绕“汶川地震”的人的活动。三是心理事实。即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大量事实。
传统新闻定义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实际上,既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对社会心理状态的报道可以成为“社会心理新闻”或“心理新闻”――从新闻专业角度看,这正是本文所提出的概念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基本理由。试以《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的报道为例,它所反映的就是一种“社会心理事实”: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个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记者曾经听到身边不少人抱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手机,却不知道要打给谁;周末想出去玩,往往找不到伙伴;有时候想出去吃顿饭,都会为人选问题发愁。
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线%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换句话说,八成受访者认为,算得上朋友的人不到10个。与此同时,30%左右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熟人数目在51―100个之间,另有26%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熟人数目超过100个。
记者在对北大、人大等几所高校毕业生进行采访时发现,毕业时间越长,朋友就越少,孤独感越强烈。姜琳是人大98届毕业生,她说:“刚毕业那会儿同学还经常聚会,后来就越来越少,现在一年能聚上一次就不错了。”提及大学同学,姜琳有些感伤,她说,以前的好友,现在大多没有联系了,最多是在网上见到时聊几句。
这一报道以问卷数据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中国人的一种“社会心理事实”――渴望友谊而现实中友谊匮乏,并揭示了其存在原因: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忙、压力大,谁也不敢轻易去打扰别人。”姜琳这句话,让很多都市年轻人感同身受。王剑毕业以后,就再没有跟同学联系了,“不是不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社会的流动性是造成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容易“丢失”友谊;还有58.9%的人认为,社会的压力也不可忽视,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来说,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无暇沟通和交流。②
而这种原因,是有现实或事实依据的,确是一种社会现实。2008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在《小康》的调查中,接近80%的人感觉到了压力,或者为工作,或者为生活;有人因为生存压力,也有人因为发展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目前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工作。其次是家庭生活压力,紧接着是身体健康压力及婚姻情感压力。受访者表示,工资薪酬未如理想、竞争激烈、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是造成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③在此大背景下,确实无暇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必然会“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新闻精神,指贯穿在新闻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实践精神,一种指导和支配新闻实践活动的总的实践观念。这样的实践精神、实践观念在新闻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的精神: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②。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和法律政策不一样,它既是从业人员心里面树起的一道围栏,属于一种道德约束;也是从业人员内心深处的阳光净土,指引从业人员向真向善向美。作为新闻人,内心要充满新闻精神,让自己的阳光净土得到更广泛地传播。社会新闻也需要在新闻精神的指引下,得到正确的引导。
“新闻活动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公开而准确的信息。”求真、求实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社会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向群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主观臆断,炮制新闻,忽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根本原则。2008年5月《黑龙江晨报》曾报道一则消息:62岁的哈尔滨市民老滕自学考上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从业务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则好新闻。但是仔细推敲,假新闻不攻自破。清华大学的院系设置中并未设置“艺术学院”,而与之相关的只有“美术学院”。并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讲,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0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45岁。最后得知,老滕并非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而是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学习。但是据清华大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的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研究生招生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研修班入学一般不需要考试,毕业也不发给毕业证。
马克思称:“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只有真实客观的社会新闻,才能取信于民;也只有坚持求实为本的新闻媒体,才能真正获得美好的长久的发展前景。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去年的汶川大地震震撼全中国,震痛国人的心。新闻工作人员在报道此次大地震时,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把镜头对准国家领导人的悲伤焦虑关切坚定,体现领导人与民同甘共苦的亲民形象;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讲述他们的悲伤痛苦执著坚强。正是因为新闻工作者们内心充满人文关怀,所以读者才看到那么多震撼心灵、感人泪下的新闻和图片。“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新华社汶川地震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在组织策划报道时多次提出的要求,多篇聚焦人的命运、颂扬人性光辉的报道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向了全世界③,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强和团结。
人文关怀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执政资源,应当为促进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社会新闻作为一种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的新闻,在传播人文关怀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传播效果,更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公平地为每一个公民服务。
但丁说:“当人类最自由的时候,就是把它安排得最好的时候。”自由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但自由不是放任的、绝对的自由。社会新闻内容丰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是它报道的对象。但并不是因为它涵盖范围广,就可以随意地把镜头对准群众的隐私。
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极端。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夫妻吵架、恋人口角、邻里纠纷等充斥眼球。这些本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甚至是个人隐私,却越来越多地被“小题大做”。媒体成为当事人的发泄渠道,也成为群众隐私的暴露窗口。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新闻不应该以肤浅琐碎的新闻噱头来取悦受众,而应以贴近群众的身边事作为切入口,将暗藏在复杂事件背后的理性的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关注社会的基本生活形态,真实报道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上下工夫。
总而言之,社会新闻是当代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传媒产业竞争加剧,媒介功能发生重大转换的产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坚持新闻精神在社会新闻的实现,有利于做好做强社会新闻,发挥社会新闻在调整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①马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议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不良倾向》,《法制与社会》,2009(2)。
③张厚远、高卫华:《地震新闻镜像中的中国新闻精神》,《青年记者》,2008(8)。
社会经济新闻从其发展前景来看是很有前途和潜力的,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必然,也是新闻现代意识的体现。客观形势要求新闻报道在反映社会性经济问题时,增加理性的思考,从多侧面多角度全面考察经济事实的内在与外部的联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层次多因果的描绘和剖析,以揭示、回答经济改革进程中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社会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与发展。于是,社会经济新闻便成为一种较好的反映时代气息的报道方式。
它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兼收并蓄,既具备了社会新闻的某些特征,又蕴藏着经济新闻的丰富内涵,可以说是经济新闻同社会新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衍生体。与社会新闻相比,社会经济新闻更有深度、有思想。与经济新闻相比,社会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贴近性更强。它以社会新闻的笔法写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要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以此入题来写新闻就可改变“经济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如当前对下岗问题的报道,多从宏观入手,介绍其概况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再引入对部分下岗职工的介绍。而《经济日报》2000年7月5日第三版的《下岗工人的福地 未来老板的摇篮》一文则从人入手,以人为本,以近似纪实的手法,看似报道深圳一家商场在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时发生的故事,却透过这些新举措反映了下岗再就业面临的困难、个人的心态及社会环境,手法朴实却很有感染力。
如曾获得中国好新闻一等奖的《外国留学生站柜台》。“留学生为企业站柜台推销产品”这是一件新鲜事,当然可以划入“社会新闻”之列,但记者却透过这一表面现象,通过采访留学生、采访顾客、采访雇请留学生的中国企业负责人、采访经济学家等等,继而点出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生活注入新活力的这一重大主题。如果不是从经济新闻的眼光来理解这个新鲜事,这则好新闻可能就以“花边”新闻的形式从人们身边逃走了。可见,社会经济新闻由人们身边的社会新闻入手,揭示深藏其后的经济规律,对新闻事件的解释也更为到位,更加深刻。
社会经济新闻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经济改革、社会生活中复杂矛盾、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发展、趋势,有着丰富的报道题材。
1、可选择跨越社会和经济的、高信息量、集社会与经济问题于一体的题材。如《经济日报》2000年7月5日的《发展经济切莫竭泽而渔》,报道了苏锡常地区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而出现大面积地面沉降的事情,这类题材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重大影响。这样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2、抓经济生活中的事件。一般正常经济活动社会性不强,而有些经济事件本身就会成为社会事件。像工厂爆炸,油库失火之类既是社会事件又构成经济事件,都可以用社会经济新闻形式,如《经济日报》2000年6月21日,在其社会周刊显著位置报道的《海南发生一起恶性毁林案件》。用社会新闻的笔触,既讲明其在经济领域里的重大影响,又加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
3、从社会、政治、经济结合的角度,概括社会经济现象加以报道。这多用于宏观、大跨度或较为宏观的经济问题。《广州日报》发表的《盲目的洪流》一文,将带有全国性的“民工”问题,从改革的大背景上,纳入治理与整顿的大环境中,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剖析,颇具深度,发人深省。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一般取其狭义所指。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是和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新闻特性的有机叠加。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坏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会问题信息一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开去,新闻的表征便会显现出来,使社会问题新闻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所有的新闻信息传播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社会的印记,无论这种社会性是强还是弱,是显在的或是隐藏的。但社会问题新闻与一般的新闻相比,其显示的社会性无疑更加强烈、明显和昭然若是。
尽管某些社会问题终极意义上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如下岗职工问题,农民工问题,但大多数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的特征。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如犯罪问题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量多面广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作用,正是引起社会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
社会问题新闻以负面、消极信息为主,具有天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价值要素:反常性、刺激性、煽情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问题新闻有着与受众心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要力求从宏观上着眼,从我国社会总体上,社会问题的现状走势上把握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在党性原则和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各种新现象、新矛盾、新动向层出不穷,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介不能回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积极捕捉;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要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社会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周密部署,切不可头脑发热、草率从事。
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和耳目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问题新闻写作不但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这里笔者将运用社会学上关于社会问题解决的若干原则来分析。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首先,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属性,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系,它不是可观察、可感知的表面现象本身,而是隐藏于表面现象之后,把握和遵循社会规律,不仅仅是感知、观察社会现象本身,而是发现、认识社会现象内在或背后的联系。因此,社会问题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社会问题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最终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因此,社会问题新闻需要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三方面的规律性来引导受众确定解决对策。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遵循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准则,是消除不和谐现象,达到社会有秩序状态的基础。坚持这一原则,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必须:第一,分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许多社会问题现象的产生、内容、表现与存在的社会规范的状况有关,认识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有关的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识社会问题现象达到本质,而且是研究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对策的规范性的基础。第二,确定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社会规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破除、废除、修正、调整与待解决社会问题有关的现存的那些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是制定、建立与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的新的社会规范,包括明确规范的内容与选择规范的形式。确定社会规范即保证了社会问题解决对策及实施对策全部活动的规则性、合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三是遵循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公众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四是坚持社会进步性原则。这是指报道社会问题必须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根本目的。新闻媒体报道社会问题,为报道而报道,不考虑自己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样的话,往往会有碍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这样教训也是不少的。
一句话,受众的渴求、现实的需要和媒介的责任所系都对媒体社会问题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亦不能沉酒于自说自话的虚妄满足,因此学界理应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投以关注的目光,追踪其发展,针砭其利弊,预测其走向。
首先是语言和谐。现场记者在导语及与当事人的对白中措词谦恭、语气和善,在通过新闻故事完成启发教育人们“美化环境、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理念的同时,又通过其自身的职业实践,传递和展示了尊老、爱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良好个人修养。尤其是那一声声悦耳的“老奶奶”叫的让人倍感亲切温馨。就是对老太太的不文明举动,也是从发问:“老奶奶,花坛漂亮吗?”入题,既没有当面简单制止的粗暴尴尬,又没有品头论足地批评教育,而是把一个让人一看(听)就能明白的不文明举动,很平和的展现出来,使人在和谐的感知中接受到一次社会公德和行为美德的教育。
其次是行为和谐。在新闻故事行将结束,道理已经阐明,新闻之目的和意义已经达到并完成的时候。现场记者毅然做出了“分外”之事,小心搀扶着老太太向安全的人行道走去,再一次把新闻故事向深处延伸,把新闻主题的教育意义又一次给予了生动的放大,很是感人。他不但以自己一次良好的新闻实践诠释了当代青年人所具有的文明礼貌之风采,而且进一步展示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让人佩服有加,印象深刻。
再次是画面和谐。镜头画面先是在记者导语的引领下,摇扫了全市创卫活动开展以来的如画美景,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为新闻主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后来的新闻故事推进中,镜头画面既实际又人性,充分体现着和谐之美。比如:对老太太摘花的画面表现都是侧影和背影,而没有正面曝光,更无刻意特写,点到为止处理恰当。再比如:记者与老太太的对话场景画面,若无同期伴音,给人的感觉就像似祖孙两代人在唠扯着什么家事。整段新闻的画面构图主次鲜明,推进变化流畅而不拖沓,后期编辑调整的痕迹较少,没有造作之感,让人信服。
最后是新闻实践和谐。社会新闻事发偶然,事态的演变和推进无法预料。如何正确判断,在转瞬即逝的社会现象中,及时捕捉到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这与采访组的默契配合不无关系。虽然,没能(也不可能)在现场观赏到新闻采访组的具体工作细节。但从这一则社会新闻的整体表现上,已不难感觉到他们的肢体语言、工作习惯、行为浅意识等都达到了心领神会,即工作实践的和谐。由此,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较为流畅地采编完一件上好的社会新闻节目。
社会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紧贴社会生活、紧贴基层实践、紧贴人民群众“说事”,并以“弘扬真、善、美倡导新风正气,鞭笞假、恶、丑歪风邪气”的特有教育形式,而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是广大受众在五彩斑斓的视听世界里喜爱收看(听)的节目之一,其收视(听)率和影响力都很高、很大。新时期,如何做好社会新闻的宣传报道,选择好的主题和切入点;如何按照近期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之要求,更好地发挥社会新闻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方面的导向、引领、示范作用,这是我们广播电视媒体新闻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雷竞技APP
热点信息
-
财政部网站12月5日消息,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
-
为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推进党建与政府采购业务深度融合,5月20日,南山...